媒体中心

【新鼎资本研究】新三板优质企业之四十八——晟矽微电

时间:2020-4-20  来源:未知

 

上海晟矽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介绍

  上海晟矽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晟矽微电,股票代码:430276)创立于2010年11月26日,是中国领先的集成电路供应商,主要分布于上海、深圳、广州、顺德、香港、美国等地。2011年9月,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并于每年顺利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复审。2012年12月,公司获得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证书。2013年8月8日晟矽微电成功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2013年9月,公司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晟矽微电专注于研发高抗干扰、高可靠性的通用型及专用型的8位和32位微控制器产品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小家电、消费类电子、遥控器、鼠标、锂电池、数码产品、汽车电子、医疗仪器及计量、玩具、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及安防等领域。

  晟矽微电立足本土,以“发展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微控制器”、“让电子科技产品,更为智能化、人性化、便利化”为愿景,以“客户、股东和员工价值最大化”为不懈追求的目标,做国内最杰出的MCU设计公司。

二:股东及财务情况

  主要股东:

  1.陆建(实控人 实际持股比例26.9%) 17.28%

  2.张文荣10.27%

  3.上海武岳峰集成电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9.53%

  4.上海魔芯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 8.95%

  5.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与封测股权投资中心 8.3%

  6.上海谋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7.5%

  7.广东启程青年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7.44%

  8.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6.36%

  9.深圳市外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5.53%

  10.黄伟3.77%

【新鼎资本研究】新三板优质企业之四十八——晟矽微电

 

  企业基本财务情况

【新鼎资本研究】新三板优质企业之四十八——晟矽微电

 

  2018年因中美贸易战导致消费电子类控制器产品订单量下降,收入降低。企业2018年研发投入2044万元,收入占比11.86%。

  依据2019年半年报,公司营业总收入101,473,605.66元,比去年同期(79,255,207.38)增长28.0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63,931.79元,比去年同期-2,914,838.32元增长211.98%,基本每股收益(元/每股)为0.07元,比去年同期(-0.06)元增长216.67%。

三:合作企业及产品

  上下游合作企业(2018):

【新鼎资本研究】新三板优质企业之四十八——晟矽微电

 

  主要产品:

  晟矽微电专注于研发高抗干扰、高可靠性的通用型及专用型的8位和32位微控制器产品,以帮助客户提高系统性能、降低产品开发风险、减少系统总成本以及缩短产品面市时间,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小家电、消费类电子、遥控器、鼠标、锂电池、数码产品、汽车电子、医疗仪器及计量、玩具、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及安防等领域。

【新鼎资本研究】新三板优质企业之四十八——晟矽微电

 

【新鼎资本研究】新三板优质企业之四十八——晟矽微电

 

  8位OTP专用MCU:32位MCU不断蚕食

  四十年前,英特尔推出了一款功能有限的8位MCU,即MCS-51,这就是当前大名鼎鼎的“51单片机”的祖先。在推出后的短短几年内,8051设计引领嵌入式市场,多家制造商推出了自己的8051版本。MCS-51系列单片机因其性能可靠、简单实用、性价比高深受欢迎,被誉为“最经典的单片机”。据悉,全球各大高校的单片机教材均使用了MCS-51系列8位单片机为教程内容。随着更多设计的增加,这种架构的增长也在增加众多终端产品。Atmel 8051也成为8位IntelMCS-51的最畅销产品之一。而随着8位和16位不断地向32位过渡,业界认为32位MCU将取代8位MCU。

  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认为8位mcu是一个濒临灭绝的品种。技术进步的步伐使我们相信,任何超过五十年历史的东西都已经过时,再过几年,随着供应商将生产资源转向更新的产品,这些东西将变得不可用。此外,32位处理器的价格一直在下降,其尺寸已经可以与8位微处理器相媲美,这降低了以前8位处理器的优势。因此,我们预计8位处理将逐渐消失。

  根据市调公司Gartner的“2014年全球微控制器市占率分析”

(Market Share Analysis:Microcontrollers, Worldwide 2014)

报告,在2014年,英特尔推出8008微处理器的42年后——这个“MCU界的教父”仍然占整个MCU市场销售额的39.7%,较32位MCU(38.5%)与16位MCU(21.8%)的占有率更高。

  但到了2015年,就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对于32位MCU市场而言,2015年是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的一年。据IC Insights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MCU市场规模达到168亿美元,出货量255亿颗。而全球32位MCU出货量超过4/8位MCU与16位MCU出货量的总和,而且未来几年应该会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

  随着高效和先进制程工艺的应用,32 位MCU的成本得到有效缩减,价格在过去5年间以-17%的复合增长率快速下降,更是在2015年突破了1美元关口,逼近传统16位MCU以及高端8 位MCU的价格。

  除了价格因素外,32位MCU还受到物联网和汽车电子需求景气的拉动。

  车用MCU 分为8-bit、16-bit与32-bitMCU等3类,目前以32-bit MCU为主流,占比超过7成,在平均单价上也是8-bit与16-bit的3 倍,成为车用半导体厂商发展车用MCU的主要项目。传统在8-bit与16-bit的车用MCU使用上主要为较单纯的车用电子控制功能,而32-bit的MCU则应用在需大量资讯处理部分。未来趋势将朝向多功能整合与低耗能表现发展,使用数量或将持续增加。

  32位MCU更符合物联网设备高性能低功耗的要求。由于物联网设备通常需要实现传感、通信、信息处理、计算、下达控制指令等功能,任务复杂程度较高,因此32位MCU在物联网领域的运用程度远高于8位和16位MCU。据IC Insights预测,2016-2020年间32位MCU的物联网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17.6%,复合年增长率位25.6%,远高于整体32位MCU市场10%的增长率,意味着物联网市场对32位MCU的需求远超市场平均。至2020年,物联网市场32位MCU销售额预计达27亿美元,占整个物联网市场MCU销售额的75%以上。

  与8位MCU相比,32位MCU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其出色的处理速度,典型的8位微控制器通常以8 Mhz运行,而32位微控制器的时钟频率可达数百Mhz。16 位MCU 产品则因性能和价格优势不突出,市场空间和规模增长都受到较大程度的制约;在MCU 高端产品方面,基于ARMCortex M/R 系列处理器核的32 位MCU 芯片能更好地结合用户需求进行整机开发、系统设计,因此成为高端MCU产品的首选。

  在我国MCU企业中,生产32位通用型MCU的企业屈指可数。我们看到,除了兆易创新、灵动微电子之外,其他企业,比如华大半导体、航顺和致象尔微电子等,只有若干种通用MCU芯片。

  另一方面,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多数国产MCU企业还停留在开发板、烧写器和基础固件库上,至于开发环境、RTOS和中间件,依旧依靠第三方更高层应用的支撑,比如物联网、专业算法库、行业应用以及大学计划等,与国外MCU大厂依旧有较大差距。

  在中国市场,由于本土OEM厂商需求量大,ARM内核授权的便利性,加上当地服务的天然优势,催生了不少MCU初创企业。国产MCU要走向国家舞台,和其他半导体产品一样,需要走的是一条艰难曲折的突围路。面向百亿级的物联网设备市场,MCU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国产MCU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切入点。

四:行业发展情况

  半导体产业链行情(新三板):

  从新三板角度来看,新三板公司大多集中于设计和封测环节,少量生产设备和器件公司。千亿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除了战略投资A股等产业链公司,也在默默支持着新三板上的相关企业。此外,多家新三板半导体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并购标的。 整体来看,在一些细分领域,三板半导体产业链的公司也十分有竞争力:①设计领域关注艾为电子、晟矽微电、钜芯集成等;②封测领域关注华岭股份、利扬芯片等;③设备关注广奕电子等。④材料关注铭凯益、凯德石英、创达新材等;⑤器件关注星海电子、宏微科技等。

【新鼎资本研究】新三板优质企业之四十八——晟矽微电

 

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细分行业中营业收入排行第二位

【新鼎资本研究】新三板优质企业之四十八——晟矽微电

 

【新鼎资本研究】新三板优质企业之四十八——晟矽微电

 

  全球mcu龙头主要是:

  MCU概念股龙头一览:

  兆易创新(603986):凭借全球领先的存储器市场地位,兆易创新在MCU上也发挥了强大的片上存储和缓存资源的巨大优势。从2013年兆易创新推出中国首个Arm Cortex-M3内核32位通用MCU系列产品算起,到今天仅5年多的时间,兆易创新已经走在了市场的前列,并更拥有广泛的行业品牌用户群。兆易创新GD32MCU是中国高性能通用微控制器领域的领跑者,中国第一个推出的Arm? Cortex?-M3、Cortex?-M4 及Cortex?-M23内核通用MCU产品系列,已经发展成为中国32位通用MCU市场的主流之选。并以累计超过2亿颗的出货数量,超过1万家客户数量,21个系列320余款产品选择所提供的广阔应用覆盖率稳居市场前列。GD32系列通用MCU采用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并已获得国内和国际多项专利认可。先后推出了业界首个具备数据双重安全加密的MCU产品系列、业界最大闪存容量的Cortex-M3 MCU、市场成本最优的 Cortex-M3 MCU以及性能最为领先的Cortex-M4 MCU。兆易创新GD32 MCU也是Arm?大学计划(University Program, AUP) 中国首批合作伙伴、Arm? mbed? IoT平台生态合作伙伴、“兆易创新杯”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冠名厂商。所有型号在软件和硬件引脚封装方面都保持相互兼容,全面适用于各种高中低端嵌入式控制需求和升级,全面释放高性价比的出众价值,并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和易用性优势全面支持多层次开发加速设计周期。产品通过长期市场检验,已成为系统设计与项目开发的创新首选。其MCU产品系列适用于工业自动化、人机界面、电机控制、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家电及物联网等领域。

  中颖电子(300327):中颖电子是家电MCU市场的龙头企业。锂电池管理芯片和AMOLED显屏芯片是公司的增量业务。中颖电子专注于MCU产品集成电路设计,采用8英寸0.13-0.5μm CMOS工艺,MCU母体包括4-bit OTP/MASK MCU、8-bit OTP/MASK MCU、8-bit FLASHMCU,主要应用于各种小家电、白色家电、黑色家电、汽车电子周边、运动器材、医疗保健、四表(水、电、气、暖)、仪器仪表、安防、电源控制、马达控制、工业控制、变频、数码电机、计算机键盘、鼠标、网络音乐、无线儿童监控器、无线耳机/喇叭/门铃。

  未来,公司将持续研发新的32位内核产品,持续进行变频空调控制芯片的推广。AMOLED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市场空间广阔,国内面板厂积极投资建厂,未来几年产能将得到释放。

  东软载波300183:东软载波专注于研发具有高抗干扰性、高可靠性的的通用型8位/32位MCU及专用型微控制器产品。打造了包括安全芯片(S)、通用MCU(M)、专用芯片(A)、射频无线(R)及触控(T)在内的SMART产品线。产品应用于:白色家电、工业控制、小家电、汽车电子、工业仪表等各领域。

  此外,东软载波还打造了通用“MCU+射频收发芯片”生态系统,这不仅为创建物联网芯片平台奠定了基础,更为其进一步拓展“电力载波+低功耗无线(RF、蓝牙、WiFi等)”为主的融合通信技术提供了可靠支持。8位通用型MCU具有C编译效率高、内嵌存储资源及外设资源/可满足各行业对产品系统复杂度及系统功耗的开发需求、高可靠硬件代码保护机制、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主要面向消费电子、小家电、家电、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等领域。32位通用型MCU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液晶驱动、高精度,提供有RTC、支持IC卡接口、红外发送调制功能的UART、支持红外唤醒等功能,程序移植便利、功能强大、资源丰富,支持C语言、无需使用任何汇编代码等优势,适于在家电、智能家居、仪器仪表、液晶面板控制器、工业控制等领域应用。

  江苏国芯科技:江苏国芯科技负责STCMCU的研发、生产和销售。MCU主要产品是8051的STC系列微控制器。

  苏州国芯坚持走自主创新、安全可控和国际主流兼容相结合的道路,2001年在信息产业部指导下苏州国芯接受摩托罗拉先进水平的低功耗、高性能32位RISC嵌入式CPU M*Core 技术及设计方法,2010年又接收了IBM最先进的PowerPC技术,基于PowerPC的指令集和架构开发高端嵌入式C*Core CPU,以此为高起点,经过多年的开发与自主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个系列高性能低功耗C*Core 32位嵌入CPU核和面向不同应用的SoC芯片设计平台,对外进行授权、设计服务和开发自主芯片产品。

  公司成功开发了C0、C200、C300、C400、C2000、C8000、C9000等7个系列43款高性能嵌入式CPU系列;构建了以C*Core为核心的系列 SoC 芯片设计平台和应用软硬件开发平台;基于C*Core核心已有80多款SoC芯片完成设计,并在SMIC、HHNEC、联电/和舰、宏力和TSMC等工艺线上验证及生产。基于C*CoreCPU及设计平台的系列技术广泛应用于在信息安全、智能电网、金融安全、电子政务、工业控制、办公自动化等领域。

  深圳中微半导体:中微半导体是一家设计、制造、测试、应用与销售各种 CMOS 集成电路及MCU的专业 IC 设计供应厂商。主要产品包括8Bit MCU、电容式触控型MCU、带LED/LCD显示驱动型MCU、LED 恒流照明驱动电路、无线遥控电路、IGBT、通用及专用逻辑电路等产品。其高抗干扰性能、高防静电性能、及宽温范围达工业级要求。产品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智能控制领域,如智能家电、汽车电子、安防监控、LED照明及景观、智能玩具、智能家居、消费类电子等领域。

免责声明:本研究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